三星focus s(大学生要不要买平板做笔记)

作者:机神 时间:2023-12-11 阅读:4652

1. 三星focus s,大学生要不要买平板做笔记?

无论有无 iPad ,如何使自己的学习更具有条理性应该是每个学生都思考过的问题。大学生活不同于受制于人的应试教育,它的自由风格决定了学生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建立学习体系的基础应该扎根于自己的作息规律和生活方式,并影响至最终目标(比如考研、进修或走入职场)。

为了有效使用 iPad 来提高个人水平,而不是受困于「买 iPad 就是拿来看剧」的窘境,它应该至少帮助我们解决以下问题:

知识摄入效率提高,也就是高效记录和导入。知识回顾整理的体系明确并能够长期储存以便日后有据可循,一般来说在写论文缺少论据和考试前进行复习的时候非常有用。团队协作更方便,比如小组合作进行 1 或团队比赛分工合作的情况。

显而易见,这些事情都是可以独立于 iPad 进行的,因此我们希望利用工具来完成项目可以达到两个要求:

自动化:对于类似写论文不再需要自己标页码一类不涉及思维的事情,利用自动化处理繁文缛节,而是我们更专注于学习本身。档案柜:学习重视的是思维而非知识,我们需要长期储存知识以方便需要时查阅,而培养思维建立完整的框架。

利用工具,我们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但以下实例和工具仅仅为个人使用后的经验,并非唯一的答案,诸位如果有融于此体系更好的工具也可使用自己的选择。学习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体系的逻辑和执行体系的行动力,而非囿于完成使命的个体。

课内生活

课内生活主要指的是课程表框定的范围内。其中包括了一些常见的问题:

如何安排去上课的时间才不会迟到如何记录课堂笔记才能又快又全如何安排作业执行才能不挣扎在死线上如何在分工合作时集成各部分材料

以下我将以上课、复习和协作三部分为纲分别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

课程表内的上课

为了所有注意力可以投入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上课的智能提醒,而不必记挂着什么时候去上课才不会迟到。一般来说,对于不可更改的外部时间安排,我会录入到 Calendar 5中,比如固定时间的课程、组会或是社团例会,并设置为项目开始前 15 分钟提醒,或提前路程时间+5分钟提醒。在录入课程的时候填入地点信息可以让它预估达到目的地的时间,而提前提醒。2 我的个人习惯,是把周一当作一周的开始,五天工作日作为一个完整周期,然后进入周末的缓冲时间进行知识整理和兴趣拓展。利用 iPad 和 iPhone 的联动可以在便携设备上提醒日程,而不会耽误上课。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备注了解课室。

上课时,在脱离平板的情况下,笔记做在纸上,常常出现一些情况:

1. 利用方格纸也能写得横平竖直条理规范,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补充和修改时往往只能贴上便利贴或者用修正带之类的东西。

2. 上课的逻辑是时间顺序,但课后整理知识时希望将其改成逻辑顺序,比如同类项聚合、不同项并列,以体现出比较和递进等其他逻辑关系的时候,往往需要重新整理一份新的笔记。

3. 老师展示了 ppt / 讲稿或做了板书,如果想要做高亮(一般是出现总结句或是重要公式),就只能照抄;如果想要做批注3 的话,就只能先誊抄原文段落,再在旁边作相关补充。

事实上,第三点描述的困境是激发我以及我身边的同学们产生 iPad 购买欲望的首要因素。利用 Apple Pencil 的手写功能以及 GoodNotes 或 Notability 等手写笔记软件可以解决以上所有问题。我使用 Notability,主要是因为它的三大亮点:分屏记录、笔迹搜索和实时录音。

分屏记录针对的是老师对于之前和当前内容的关联,它可以在打开以前笔记的基础上对现在的笔记进行补充,或者直接左复制右粘贴,对之前知识做修改和总结的时候可以节省重抄的时间而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和记忆上;笔迹搜索是在进行知识回顾的时候产生重要作用的功能,它不仅是对输入的文字搜索,而是对(书写较工整的)笔迹也支持搜索功能,在查阅和复习的时候相当有用;实时录音则是对前沿讲座或其他听不懂的(但又很重要)的课程进行另一方面的记录。如果笔记记不过来,或者报告人说的是其他语言,同时开启录音功能能够补充记录,而不需要总是回想刚才漏听的哪句话会导致接下来的所有内容都听不懂(在数学课上这种情况没少发生)。同时,在回顾的时候,录音的定位和笔记同步,方便回忆记录到什么知识点时报告者说了什么话。对于录音功能,我还比较欣赏的一个细节是录音分段进行,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导致录音中断或忘记录音,也不会导致这段报告之前的录音丢失。除此之外,常见的笔记记录软件有的功能它都有,比如导入 pdf 或照片。有的老师课前不会提供自己讲稿的电子版,对于有纸质版的可以扫描导入,对于只有当堂展示 ppt 的可以利用扫描软件扫描后导入(利用 iPad手势可以缩短流程),对于只有板书内容的也可以扫描后再做批注。因为 Notability 支持直接在 pdf 上做笔记,所以不需要再誊抄重复的内容了。

实际上,在记录笔记时,原则并非是事无巨细地一一记录,而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比如缩写、标记和颜色代码来达到快速记录的目的,记笔记主要是为了帮助理解,如果纠结于有没有把板书抄完就有可能会错过老师讲的帮助理解或记忆的技巧和经验,这反而是失去了听课的作用,还不如课后直接找同学的笔记来自学。在听课时,逻辑、经验和技巧比笔记重要许多。

课程结束后,有时会布置作业。作业有时是一周一交,有的是小组合作产生一份综述一个月后再交(这种情况见下节 协作比赛或项目 )。记录作业可以放到 GTD 软件(比如 OmniFocus 或 Todoist )中去。我使用的是 OmniFocus 3,它的体系较完整,可以覆盖我的个人管理系统,并且和 Shortcuts 以及 Siri 的联动性都比较好。作业分为两种情况,

1. 固定截止日期的作业

只需要填入作业内容,并设定项目的重复。

2. 独立于平时的作业

将「完成+学科+作业内容」作为动作名称快速添加至收件箱中,并以课程作为项目名称,将作业描述或其他要求放入备注中,并添加截止日期。

学生的 GTD 流程基于收集-整理-执行-回顾,可以修正为如下流程:

收集

对于固定截止日期的作业,学期伊始建立好项目,项目名即课程名称,重复时间为每周截止日期的前一晚,这样可以保证至少在死线前写完作业;或者设置为上课时间并将标签的地点标记为宿舍设定地址以及模式「离开时」,这样在离开宿舍时可以提醒不要忘记带作业。上课布置作业时直接利用 Siri 将作业添加至该课程项目,并设置「推迟至」(也就是有效开始时间)为当前日期。动作名设置为xx科的作业xx-xx更好,因为 iPad 中的 OF 透视只显示动作名称而没有项目名称,如果同时布置了几科作业也直接在下一步清单中查看所有待完成的作业,而不需要反复打开动作内容。

整理

每天去图书馆或回到宿舍(依照个人写作业的习惯位置)打开收件箱补充完其他要素,并在预测视图或自定义透视中明确作业内容。这一步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完成本周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个优先级之下再安排其他任务。

执行

将预测视图中的「推迟至」勾选,这样可以在该透视中显示可以开始写了的作业,而不是在截止日期当天才显示。在死线写作业对于作业质量和学习本身没有多大好处。不需要等到每节上完了才开始写作业,而可以在确定自己掌握了大部分只是的时候就开始执行。写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内容,明确自己掌握了知识点,不是通过誊抄课本而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后,在不借助课本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如果遇到了不属于当堂课的内容,可以尝试着自学后面的部分,如果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作业就没必要等着课程大纲的安排,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回顾

写完作业后在检查透视中回顾是否完成了作业,不至于漏写漏交。同时在交作业时检查之前提前完成的内容,在上完课后有没有产生新的思路。多思维解决问题对于个人成长和知识学习都很有帮助。

日常复习和考前复习

将日常复习和考前复习分开来,或许也和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脱不开干系。课堂上学的东西并不完全是考试时考的东西。事实上,课堂上学的往往更深更广,而考试时为了提高通过率或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则会降低难度,太难太偏太前沿的东西会适当规避,总是考一些通识内容。所以日常复习的重点,在于建立知识框架而后体系,让学到的知识以枝蔓的方式延伸出去,同时又对学习内容有统筹概念和清晰图景;而考前复习的重点则在于记忆知识点和掌握考试技巧,会做题会计算同样重要。4

日常复习主要在于课后的总结和理解。当堂课结束后需要消化本节内容,这时候首先是浏览笔记和讲稿,把握整体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标注出需要加深理解和与其他内容相关联的地方,最后提出疑问并在下次课时解决(有的问题刚好是之后学习的内容,有的问题思考比解答更重要,所以不要一产生问题马上发邮件给老师)。对于我来说,我将笔记记录软件作为外部知识和自我知识的缓冲区,而将 OneNote作为储存我的知识的保险柜。选择 app 没有定论,只要是能够长期运营下去不会导致资料丢失的 app (比如 Bear 或 Evernote )都可以。

在复习和归纳中,

先将整节以 pdf 的格式导入,并更改标题。然后再将本节概要用自己的语言输入,把概要放在笔记pdf之前。可以脱离笔记直接输入,也可以利用分屏边看边总结除此之外我会把重要公式也手动输入,这样可以防止记错因子或忘记公式的现象。然后在 pdf 中增加标注。比如 colorcode 重点(黄色),疑难点(橙色),思考理解(蓝色)和大纲标题(绿色)5;根据个人习惯也可以用标签系统,因人而异。完成一章内容后可以制作脑图,依个人习惯而定。

我把知识分开两个软件管理,是为了让自己明确什么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消化后的知识我知道会在 Onenote 中找得到答案,而老师的板书和原生的一手资料则保存在 Notability 中。这种方式和这篇文章中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工具分场景使用,能够让自己产生使用的仪式感,知道打开什么东西就做什么事。 Onenote 支持 Markdown 语法和部分 LaTeX 语法,对于快捷输入和标记习惯还算有用。(当然,其实 Onenote 还有很多缺陷,它的确不是最好的知识库,但是在买 iPad 前我都把笔记整理在 Windows 系统中的 Onenote 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

考前复习,需要的是大量计算和记忆知识点。对于前者, iPad 已经不能帮你什么了,有题就好好写6 ;但是对于后者,可以使用暗记来背。我本人对于背书没有什么经验,反倒是借助理解记忆的多一些,多利用上下文信息和知识框架帮助记忆。有一个偏门的方法,但不一定十分有效。如果对于非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我会闭上眼睛假想一个图书馆,描绘细节到书架位置和标签,假想我走到那个架子上拿出一本笔记本并在上面写下我只能死记的知识点或公式。这个方法类似于记忆宫殿,但是需要经常回顾才有效。

协作比赛或项目

协作比赛重在协作,各人分工完成自己的内容最后集合在统一的页面方便各成员修改和成品。本节我推荐 Notion,并将以前不久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7 的经历作为实例给诸位介绍如何利用 Notion 进行(学生)协作。它支持多人编辑,页面嵌套,多种板块和计算机语言(包括 Markdown 和 LaTeX ),以及看板、日历和表格系统。这些功能足以使它成为团队比赛中的最佳选择。

比赛时,大赛组委会在官网上公布六道题目,各团队先选定题目。在 Notion 中,我们将各个题目的原文下载下来比较,分析题目的难度和思路,最后将确定的题目作为单独页面打上标签。

题目作为每个成员都需要分析的对象,被保存在单独的页面中,各成员可以对内容进行高亮和标记,并对它做出评论,方便开展后续的工作。

确定题目后,小组成员开始分工,确定针对这个题目每个人的任务和截止日期。对于建模比赛来说,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所有人都要收集资料,这时候可以创建一个新页面用来集合资料。

利用 Notion 中五大板块之一的 Embed Block ,我们可以在页面中直接插入可以在线浏览的 pdf 和网页8 ;利用另一大板块 Database Block 我们可以嵌入综述资料,分类提取有效信息。

当搜集资料结束之后,模型的思路基本上确定了,如何养一条龙的问题被细分成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一条龙的生长,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数学模型,和如何用自然语言解释数学思路。这时候三个人的分工明确,可以采用看板模式通过标签将其流程化,这样各成员分别完成自己的内容,同时可以通过看板明确自己的内容对其他部分造成了哪些影响,流程的阻塞和疏通在什么地方出现和解决。

日程安排的看板视图

在看板中的内容可以通过属性添加标签、负责人、完成时间和最近修改。更改标签也就改变了卡片在看板中的流程,使其进行到下一环节;负责人可以方便联络和修改相关任务;完成时间相当于任务的截止期限,可以自动关联到系统中发送通知;最近修改人和时间便于调整统一流程内的卡片顺序。

当每个人的任务完成了,数学模型基本上就成形了,最后只需要上传每个人完成的部分到公共区域,就可以完成一篇论文了。

除此之外,还需要统一数学符号,也就是分工建立模型中所用的数学符号在论文中应该汇总到文章开头。这时候就可以利用表格视图,将字母、含义和单位统一起来。注意到,在表格中还有一列特殊内容是模型内链。在 Notion 中,我们单独创建页面描述模型的数学和计算机过程,利用其特有的功能 Relation 可以相关的页面添加到表格中,如果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到达,这对于统筹和修改来说非常方便。

最后,论文当然还是用 LaTeX 写成的,但 Notion 对于 LaTeX 语言的支持和它独特的功能特点在这次团队比赛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摆脱了学生只知道用 QQ 传文档的尴尬局面。不仅如此, Notion 具有网页端9 ,移动端和桌面端,对于多设备使用的情景处理也十分恰当。它的联动性非常好,连接网络时几乎可以做到实时更新,离线时也可以进行编辑。无论是比赛还是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Notion 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连接沟通集成的工作,可以说是工作生活中的一大利器。

课外生活

本文标题为利用 iPad 建立个人学习体系,所以课外生活的覆盖内容也以学习为主。在学习中,有的是科研生活相关的,比如独立于本科教学的科研组中的活动;有的是兴趣相关且涵盖知识拓展的,比如社团活动或个人兴趣的理论积累。利用 iPad 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如何更好地自学如何统一管理拓展知识

非课程相关的科研学习

所谓非课程相关的科研学习,说到普适的功能,也无非就是如何自学才能学得下去,说到底是执行力的问题。有的人产生了兴趣或疑惑,愿意求知不停,但有的人的确需要外部迫力才能坚持下去。我提供的方法和工具,落实到底也在于个人的特性。

获取知识,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阅读消化自成一体的书籍,另一种通过媒体和期刊了解动态和精华,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阅读书籍,由于它也是体系内的学习,同样需要我们进行咀嚼和记忆,而不是水过鸭背、雁过留痕式地浏览新闻。读书,尤其是业内知名的教科书,需要做笔记和批注,并将知识融于自己的体系。利用 MarginNote 3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和建构,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阅读电子书实际上是我产生购买 iPad 的第二动力。因为原版外文书籍很贵,如果在图书馆借或是购买影印版的话,在上下学的路上看并不方便。由于大部头的书又厚又重,做批注或是标记都不适合在路上进行,但 iPad 实现了教科书的便携和知识的集合11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购买 iPad 的两个基本目标都可以实现。关于在路上看书的事情,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在路上看资讯,有的人喜欢刷社交平台,但是想要积累知识拓展学习,用碎片时间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尝试在路上阅读有关理解的部分10 ,短时间内也可以消化;放弃只有大块的连续时间段才能看得进书的陈旧观念(这是多年应试教育残留的仪式感),对提高学习进度来说有奇效。

最初 MarginNote 吸引我的地方可能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许多人看上了它的脑图和知识卡片的模式,我却是最先因为它支持分割视图喜欢上它的。有的时候书的作者会提到前几章的内容,并和目前的叙述做比较,养成看纸质书习惯的人们知道,我们可以一只手指插在这一页,同时翻回之前的章节寻找上下文,两页来回翻着看。现在的许多 pdf 阅读器都是单页模式,即使是双页模式也不支持不连续的页面,所以 MarginNote 自然而然成为了我的心头好。不过,坚持使用 MarginNote 当然还是因为它的学习模式给自学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自学的过程中,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无法坚持,缺乏奖惩制度的胁迫,自学成为了散漫的选择,尤其是在一段时间内放弃学习后,常常无法跟上之前的内容而只好从头开始,造成了时间的极度浪费。 MarginNote 通过自动生成批注卡片来帮助记忆,不需要将文本从头看起,只需要养成将重点做标记,在疑难处做批注的习惯,就可以高效回忆书本的重点。当然,这不是我们使用MarginNote的正常流程。在坚持阅读学习的情况下,每章节做的标记最后会汇总到学习区。由于学习模式下, MarginNote 支持多书籍进入同一笔记本,这样几本书的相关知识点可以有效集合和补充,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

图中可以看到,右边是通过【研究】打开的内建浏览器插件,中间是多个 pdf 文件组成的同一个笔记本,左边是相关批注的脑图视图。一般来说,支持 OCR 的 pdf 可以自动导入目录,并以目录为大纲建立脑图,如果是其他格式比如 DjVu 或其他扫描格式转成 pdf 的文档不会自动导入目录,但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框选工具建立以目录为基础的大纲,方便对全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大纲之后,利用 colorcode 进行标记,方便复习的时候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消化;利用手写模式或文本模式进行批注,注意添加标题,标题有助于把握批注的核心内容。阅读时遇到需要查阅的内容,可以直接选中查询系统词典,也可以使用内建的浏览器研究 Wikipedia 或 Quora 的搜索结果。结束一章的学习之后可以编辑卡片并进入复习模式,此时 MarginNote 转化为类似于暗记的卡片提问模式。

卡片正面即为标题,背面为卡片在文本中的内容和补充的批注。脑图模式可以链接到学习模式中的脑图位置,方便我们联系相关知识点;文本则是回链到上下文,在通过上下文理解和记忆的情况下提示答案。

我的 MarginNote 只使用在课外教科书的情况下,原因和之前相同,我习惯用专一的软件做相关的事情。但是 MarginNote 的学习和复习模式同样适用于课内学习或是知识集中的 pdf 材料。对我来说,自学不同于课堂学习,它需要的是有效而长期的理解和记忆力,借助它的卡片复习功能,我能够在独立于教师的情况下引导自己学习和记忆,支持我的长期自学。书应该先读薄再读厚,读薄在于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大意掌握核心思路,读厚在于依赖文本的理解和批注。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两种习惯都应该保持下来,才好扩充个人知识库。

关于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期刊了解精华,常见于我们科研组导师要求我们多看 arXiv 上的文章标题浏览动向,多看重要学校学员的讲座通知和公开笔记,以及多看看组会时讨论的相关方向的 pdf 。对于这类知识,我的摄取方法和下一节相同,因此并作一节。

基于兴趣的扩展学习

所谓基于兴趣的拓展学习,指的是通过各类资讯渠道获取并内化至个人知识系统的行为。基于这篇文章的经验,我将其稍微修改了一下变成适合于自己的资讯体系。因为不看微博和推特等短消息也不太关心新闻,我的体系简化为两个源头, rss 订阅和微信公众号。统一阅读环境的思想对于建立知识体系非常重要,它方便回链和搜索,在写论文找材料和讨论引用时都有作用。在 rss 中我主要获取相关方向的 arXiv 前十篇文章标题,浏览标题帮助我了解学科动向,与我所做内容有关的文章我会发送到 Pocket中;同时,我还会了解一下与生产力相关的文章,方便调整和改善自己的体系。感兴趣的文章发到 Pocket 中后,科研文章阅读摘要,确定需要细读的文章打上标签 0-arxiv-nts12 ,利用 IFTTT同步到 EverNote中并保留标签,同时在 OmniFocus 的收件箱中建立项目提醒自己在工作时间消化这篇文章;对于其他资讯,在 rss 和微信中浏览标题,感兴趣的内容星标后利用 IFTTT 发送到 Pocket 中,在 Pocket 内阅读后将需要高亮的内容利用 Shortcuts 发送到 Evernote 中,将需要高亮和批注(即依赖于原文)的内容直接在 Evernote 中操作。这样一来, Evernote 就成为了我的拓展知识库,与作为必修知识库的 Onenote 协同工作。iPad 在其中起的角色是做阅读摘要时利用分屏可以快速梳理和标记至 Evernote 中。

除了资讯浏览外,用 YouTube 看名校公开课,分屏做笔记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经常使用 AP 手写的话,我建议购买类纸膜而非钢化膜,才能更好地接近力透纸背(原意)的效果。

总结

以上的过程中,我推荐了不少工具,但在无数同类软件中,我常常只选择其中一种。并非是我在其中找到了最佳,而是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了我的偏好。为了避免下载过多软件但只会占用空间的情况,我永远把主页的 apps 控制在两行以内,定期管理能够帮助我通过肌肉习惯快速打开并专注于当下任务,其他软件只需要用 spotlight 或 Siri 打开。

我的日常流程:

【工作日时】

早上起床先查看今天的课程,并浏览邮件和微信消息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上课的路上在手机上浏览资讯源并添加至Pocket中,每天至少读一篇 5 分钟以内的和 20 分钟以上的听课做笔记,课间整理笔记标记疑问,课后及时解决依赖课堂的疑问,保留需要思考的疑问下课路上用 iPad 看书或看 arXiv-nts 的文章,做标记和批注(其他上课阶段同理)放学后在图书馆查看作业并完成图书馆回宿舍路上看资讯以及整理在宿舍听 YouTube 上的公开课并做笔记睡前回顾当日任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周末时】

整理和回顾本周任务,安排半天时间完成未完成事项彻底放松大脑,深度娱乐

综上所述,利用 iPad 能够完成的工作包括:日程管理、任务管理、知识管理和团队协作。 iPad 对于学生来说起到的作用远不止电子书和笔记本这么简单,我们可以

利用 Calendar 管理课程表利用 Notability 记录笔记利用 OmniFocus 管理作业和其他任务利用 Notion 进行团队合作利用 rss 和 Pocket 拓展知识

它帮助我们解决了开头的两个问题,自动化和档案柜。课程不再担心错过,整理笔记不再需要重抄,作业不再担心漏掉,合作不再只能传文件,知识不再分散在各个软件中……现在我们能够有理有据地回应这个质疑,买 iPad 不是只能用来看剧。

三星focus s(大学生要不要买平板做笔记)

2. 苹果14拍照相当于安卓什么水平?

苹果14拍照的水平相当于安卓中的顶尖机型,比如三星Galaxy S21 Ultra、Google Pixel 6 Pro或者华为P50 Pro等。这些手机都采用了多摄像头布局,搭配高品质的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拍摄出细腻、准确、高动态范围的照片,具备更好的夜景拍摄能力和更强的变焦功能。总的来说,苹果14的拍照水平在整个安卓阵营中处于较高水平。

3. 三星s20ultra景深摄像头怎么用?

以下是使用三星S20 Ultra景深摄像头的步骤:

1. 打开相机应用程序:通过单击屏幕上的图标或通过应用程序库在三星S20 Ultra上打开相机应用程序。

2. 选择景深模式:向左滑动屏幕,在相机模式中找到“Live Focus”(或“景深”或类似名称)模式,然后选择它。

3. 对焦目标物体:在屏幕上选中要对焦的对象(通常是人物或动物),应用程序将根据场景和光照条件自动调整景深设置。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向上或向下滑动屏幕调整模糊度(或F模式)。

4. 拍摄照片或视频:确保设备稳定并按下快门键或触摸屏幕拍摄照片或视频。应用程序将自动应用浅景深效果并创建深度感觉图像。

4. 5G标准会议联想投票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真相是:联想一开始并没有站在华为的阵营,而是选择了高通的LDPC 作为唯一的「数据信道」编码方案;但在真正投票的时候,联想是投了华为的Polar码作为短码编码标准的,可惜华为最后并没有胜出。我们不妨来看一下3GPP的几次会议纪要,用已有的信息尽量还原一下事实:

2016年8月第86次会议

这次会议网上说的人不多,主要原因是最后没有投票。会议中将LDPC(高通)、Polar(华为)和Turbo三种编码方案正式提出,并发生了非常热烈的技术讨论。虽然最后没有表决,但这场会议是这场风波的开始,也拉开了后面二次会议的序幕。

2016年10月第86b次会议

这次会议中,再次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技术争论,最终Turbo码出局,形成了LDPC和Polar码两大阵营。由于LDPC在长码上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两套方案(L+P方案和只有L的方案):

中兴、华为、小米等厂商提出的方案为:长码使用LDPC,短码使用Polar码(L+P方案)

第86次会议上支持LDPC+Polar的完整名单

而高通、三星、联想、摩托罗拉等提出的方案为:长码和短码都是用LDPC方案(L唯一方案)

第86次会议上支持LDPC为唯一方案的完整名单

这其实才是这次争议的焦点所在,联想在86b会议上站队LDPC唯一方案是许多网友无法接受的地方。

看到这里是否可以得出“联想在短码上没有支持华为”的结论?我觉得可以,但是请注意后面情节有反转。

那么是否可以得出“因为联想的两票导致了华为的惜败”的结论?让我们看一下86b会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第86次会议记录了各家的大致表态,联想支持的是LDPC成为数据信道唯一编码方案

如上图所示,在第86次会议提问环节中,包括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在内,倾向LDPC的为16家,而倾向L+P的为17家。这个时候两大阵营几乎是旗鼓相当,而最终的结果是两边暂时各让一步:决定在5G数据信道长码部分使用LDPC,短码部分待定。(也就是说,在联想站队LDPC的时候,短码的方案最后没有定下来)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联想第一次的站队并没有使得华为在短码上惜败!而事实上短码的结果是后面一次会议才得出的。

网上传的天花乱坠的“华为因联想两票惜败”、“最终结果24:23”等说法,并无材料支撑。

备注:「据说在86b次会议之后,工信部对中国企业进行了吹风,所以在87次会议中出现了反转的局面。但这也只是传闻,仅供参考。」

2016年11月第87次会议

这次会议中对于短码是否采用LDPC方案还是Polar码方案再次进行了表决。

根据第87次会议记录,联想改变了立场,支持了数据信道短码用Polar方案的L+P方案。如下图所示,包括华为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支持的,也都是L+P方案。

但遗憾的是,虽然有50多家厂商选择支持L+P方案,超过30多家厂商支持的LDCP唯一方案,最终3GPP给出的结果是高通的 LDPC 编码包揽数据信道的长码和短码。也就是说,联想在87次会议投票的时候还是投给了华为,但是最终还是高通主推的LDPC拿下了数据信道的短码标准。

一些观点:

1. 各位可以喷联想为什么第一次站在高通的LDCP阵营,但是同时也需要客观地看待联想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2. 相比联想,我更想吐槽3GPP,为什么87次会议在多数支持L+P方案的情况下最后短码被高通拿下?需要注意的是:3GPP官网提供的会议记录没有记录最终投票,也没说明判定规则和各家的权重,只能看到各家支持的提案以及反对者。也就是说,只能看出各家的倾向性,到底怎样的操作影响了最终结果,除了与会人员和3GPP以外我们不得而知。

3. 华为的Polar码虽然输了数据信道的长码和短码,但是最终还是拿下了控制信道的短码,值得祝贺。通信编码标准的竞争,除了技术、商业上的博弈以外,也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以前标准全部被他人掌握到现在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中国通信行业的崛起,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影响力的体现。

最后,我想吐槽把这件两年前的事情重新拿出来以「爱国主义」名义炒作一番的人!中兴事件以后,为什么要制造出中国企业不团结和在5G时代再次落后美国的舆论和假象?这种带出来的节奏才是需要警惕的!

5. 可以推荐一部iphone吗?

嗯,回答本行业话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楼主之前是米粉,现在想从米粉转到果粉阵营。其实从安卓换到iOS也不是不行。但楼主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苹果公司还没有推出5G手机。而2020是真正意义上的5G手机元年,这一点,楼主必须要清楚。如果说楼主考虑好了的话,我认为现在入手iPhone 11是最好的机会!

为什么推荐iPhone 11?

因为苹果公司之前的一些老款,像iPhone 8、iPhone X这些手机都很多年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更何况今年iPhone 11的价格也不是很高,是个体验iPhone手机的机会!

iPhone 11则采用6.1英寸的LCD屏幕,屏幕参数与iPhone XR一模一样,反正大家都用的是刘海。

搭载了双1200万像素的超广角以及广角镜头,在拍照的成像上确实有很大的提升。

硬件上搭载的是A13处理器,性能相比于前代提升了20%,配合改动极大的IOS13系统,保障了整机的流畅性。

最后一个优势,就是这个价格真心很低,现在我估计5100元就能入手iPhone 11了。

iPhone 11有哪些缺点?

现在国产手机大部分旗舰机都是40W充电功率起步了,而且电池很多都是在4000mAh以上,而苹果iPhone11仅仅是3100mAh的电池,在电池续航上还是差了不少。

由于时间的关系,iPhone11依旧采用了因特尔的通讯基带。虽然天线经过了升级和改良,但iPhone手机的信号还是弱!

结论:如果说楼主要还iPhone,就考虑iPhone 11。如果说想继续用小米手机,那么可以等到2月份看看小米10系列,这是一款支持5G网络的手机!

6. 拍照防抖最好的手机有什么推荐?

文/小伊评科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手机乃至于千元机搭载的都搭载的有防抖的功能,都能满足普通状态下的拍照需求,只不过效果有差别罢了,一般而言,目前手机的防抖形式一般是分为三种:

第一 EIS电子防抖:成本最低,效果最差

电子防抖的实现原理和数码变焦相类似,通过像素插值来补偿震动,也就是说像素的大小就决定了电子防抖的效果,这种方式效果最差但是成本相对是最低的。大部分中低端手机搭载的都是电子防抖。

第二 AIS智能防抖:EIS的升级版

这种防抖的实现形式就是通过cpu配合手机的加速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同时工作计算出画面抖动的程度,然后在图像处理引擎矫正后再生成jpg文件实现防抖效果,这种防抖技术目前只出现在华为手机身上(其他品牌的手机也存在,只不过名字不是这样),实现这个防抖技术需要一定的算法调校实力以及处理器性能支持。

第三 OIS光学防抖 成本最高 效果最完美

这种防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镜片组中增加一个使用磁力悬浮的镜片,配合陀螺仪工作,当机身发生震动时,能检测到轻微的抖动从而控制镜片浮动对抖动进行一定的位移补偿,从而避免了光路发生抖动,实现光学防抖。

而根据题主的要求来看,主要诉求就是想要一款防抖做的比较好的手机,笔者就给你推荐几款性价比颇高,拍照效果比较不错的手机,希望可以帮到你。

荣耀9X:1399元起售

防抖形式:AIS防抖

荣耀9X采用了IMX582后置双摄,并且得益于搭载了性能颇为强悍的麒麟810处理器,同样也支持AIS光学防抖技术,支持手持夜景模式以及华为自家的猫头鹰算法,总体成像素质较为不错,在1500元这个价位算是一个不错的素质。其他方面,麒麟810,4000毫安时电池,升降式全面屏等配置也比较优秀。

中兴AXON 9简约版 1499元防抖形式:OIS光学防抖

又是这个大名鼎鼎的机型中兴天机9简约版,一款售价仅为1500元的手机竟然支持OIS光学防抖,这基本上是这个价位闻所未闻的存在,效果十分出色。其他配置方面也同样出色,骁龙845处理器,有线无线双快充,IP68级防尘放水,4000毫安时电池,是目前真正的真香机型,没有之一。

小米8 1799元

防抖形式:四轴光学防抖

小米8搭载的是升级版的四轴OIS光学防抖,相比于传统的双轴OIS光学防抖来说,这种防抖形式更加优秀,能带来更加出色的体验,这也是被很多消费者都认可的。其他方面,骁龙845处理器,3400好事电池,18W快充等表现也不错。

华为荣耀20pro 3198元

防抖形式:双OIS光学防抖

华为荣耀20pro在后摄光学防抖的配置方面搭载了双OIS光学防抖,分别在主摄和长焦镜头上加入了光学防抖功能,这也让这款手机的防抖功能十分突出,在发布会上这款手机的防抖功能也是被当做重点特色来看待的。其他配置方面:麒麟980处理器,穿孔LCD全面屏,4000毫安时电池。表现中规中矩,拍照效果是其最大的优势。

华为P30pro 4988元

防抖形式:双OIS光学防抖+AIS防抖

目前最为顶级的拍照手机,支持双OIS光学防抖+AIS防抖,防抖效果相当出色,在DXO评分上单独防抖这一项的的到来94分的高分,和以防抖效果著称的IphoneXsmax得分一致。其他配置也都事顶级的配置,笔者不再过多的赘述。

其他方面,OPPO 的Reno十倍光学变焦版,一加7pro也都是支持双OIS光学防抖,防抖效果也非常出色,不过因为篇幅问题不再详细介绍。至于三星和苹果的旗舰手机其防抖效果一向是业界顶级的存在,也不再详细推荐。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7. 想买一台1w5到2w左右的台式电脑专卖玩游戏做直播的哥哥姐姐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万元的配置可以配一台发发烧级游戏主机了,配置如下:

CPU:英特尔 i9 9900k 8核16线程

主板:微星Z390 GAMING POR CORBON

显卡:微星RTX 2080 TI GAMING X TRIO

内存:芝奇DDR4 3200 8G*4 幻光戟灯条RGB

电源:海盗船RM750X 金牌全模组电源

固态:三星970EVO Plus 1T SSD NVMe固态盘m.2

硬盘:西部数据 WD20EZAZ RZ 2T机械硬盘

CPU散热:酷冷至尊暴雪t610P cpu散热器

机箱:爱国者月光宝盒T20侧透RGB电竞水冷塔式机箱

这套配置无论是性能还是颜值,都是高端水准,我这个人不喜欢花里花俏的,我喜欢实用点的,但又怕你不喜欢太单调的,尽力弄的有颜值又高性能。这套配置共计20402,把预算发挥最大利用,2080ti的显卡,游玩各种大型游戏不在话下,i9 9900k的cpu,高调奢华,能够发挥显卡的全部性能,不拖显卡后腿,32g的内存条,让你游戏运行起来不卡顿,后台程序无需清理,1tb的固态,不怕游戏没有地方安装,更能提高游戏进入时间,2tb的机械硬盘,存放你直播时录制的场景画面,好后期剪辑视频等等。

看了那么久,觉得写的好的给个赞再走如何。

上一篇:iphone越狱(苹果手机说的越狱和解锁

下一篇:三星手机官网价格表(三星账号怎样注册)

猜你喜欢

android是什么手机(安卓的车机可不可以刷鸿蒙系统)

android是什么手机(安卓的车机可不可以刷鸿蒙系统)

苹果手机 2023-11-09 2125
优购手机(优购是正品吗)

优购手机(优购是正品吗)

游戏手机 2023-11-10 3145
苹果最新平板电脑是哪一款(2021ipad9代参数配置)

苹果最新平板电脑是哪一款(2021ipad9代参数配置)

手机导购 2023-12-11 2594
华为mate7怎么样(7可以用鸿蒙系统吗)

华为mate7怎么样(7可以用鸿蒙系统吗)

手机资讯 2023-12-29 2354
三星大屏幕手机型号(大屏幕手机有哪些)

三星大屏幕手机型号(大屏幕手机有哪些)

苹果手机 2024-01-03 1524
智能机刷机软件(360可视门铃自己能刷固件吗)

智能机刷机软件(360可视门铃自己能刷固件吗)

安卓手机 2024-01-07 3922
三星a300(9000预算)

三星a300(9000预算)

游戏手机 2024-01-24 3877
诺基亚n1000(什么是塞班手机)

诺基亚n1000(什么是塞班手机)

苹果手机 2024-02-28 1834
麦芒a199(你现在用的是华为手机吗)

麦芒a199(你现在用的是华为手机吗)

苹果手机 2024-03-27 4093
赏花享春景(赏花享春景,思亲梦故人)

赏花享春景(赏花享春景,思亲梦故人)

手机资讯 2024-04-29 3811